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浙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 陶竞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深刻学习领会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各级红十字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红十字事业发展。
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准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纽卡斯尔坚决捍卫主场,欲打破不胜魔咒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判断,对于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至关重要,对于深入理解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至关重要,对于切实把准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至关重要。
新时代具有新的方向和使命,需要新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等8个“明确”,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重要论断和重大战略,把握精神实质,把准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并以之指导红十字会工作实践。
——明确中国红十字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两步走”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
——明确新时期中国红十字事业的新使命,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讲好红十字故事,传播好红十字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
——明确新时期红十字组织面临的竞争和挑战,应主动参与公益慈善、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组织长远发展等方面的竞争,适应竞争、赢得竞争,不断提升品牌、人才和服务等三大核心竞争力。
——明确现阶段浙江省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事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有效破解矛盾,提升基层困难群众的获得感。
——明确现阶段深化浙江省红十字会改革的总目标是不断增强各级红十字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彰显群团组织本色,必须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团结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建好“群众之家”,当好“群众之友”。
——明确现阶段浙江省红十字会工作重心已经从依法推进县级以上红十字会理顺管理体制转移到发展壮大基层红十字组织,必须在巩固理顺管理体制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基层意识和服务导向,加强对基层红十字组织的思想引导和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把红十字组织的根牢牢地扎在群众之中。
以上“六个明确”和“六个必须”是对现阶段和新时期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总体认识和基本判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特殊历史时期,要把握大势、深化认识,把准方位、谋定而动,为发展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贡献浙江力量、浙江样板和浙江智慧。
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所蕴含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进一步理清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思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点。
以“十四个坚持”为内容的基本方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涵盖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深刻体现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纽卡斯尔坚决捍卫主场,欲打破不胜魔咒;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深刻体现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基本方略所蕴含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进一步理清红十字事业发展思路。要以基本方略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维及其内在逻辑为指导,推进红十字事业发展。具体而言,要牢牢把握以下7条原则: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方向。红十字会作为群团组织,必须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始终注重把党的坚强领导、党的意志主张、党对红十字事业的关怀具体而深入地落实到红十字组织联系和服务困难群众的各项工作中。要落实党建带群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要坚持服务大局,弘扬人道。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各级红十字会应围绕党委政府中心,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大局。应自觉把“保护生命,维护人的尊严”作为工作主线,聚焦最易受损害群体,开展快速而有效的应急救援,实施精准而有温度的人道救助,推广实用而又易学的应急救护,积极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和无偿献血。打造红十字精神文化品牌和实体项目品牌,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并惠及广大群众。
三是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要着力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实践创新,创新组织设置、运行机制、活动载体和工作方式。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抓好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用工作发展带动理论升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创新促发展,进一步提升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社会化水平,不断增强红十字会的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和公信力。
四是要坚持依法治会,依法兴会。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贯彻落实好推进红十字会治理结构改革、拓展红十字会法定职责、强化红十字会财产监管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重大调整和重要规定,依法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加强红十字会品牌建设、组织队伍建设。
五是要坚持群众至上,固本强基。为群众服务是群团组织的天职,也是群团组织的命脉。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覆盖全省城乡的红十字组织网络。要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倾,活跃基层组织,激活“神经末梢”。
六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要着力破解红十字组织存在的机关化、行政化等突出问题,努力补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社会动员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偏低等短板。要立足浙江实际,从红十字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还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这一突出矛盾入手,从基层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在筹资、救助、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持续用劲发力。
七是要坚持公开透明,树立公信。要加快推进“网上红十字会”建设,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探索建立网上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服务向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转变,让群众能在网上找得到组织、参加活动、满足需求。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建立健全捐赠款物查询、公示、追踪、反馈等机制,注重精准化、可操作性,让群众查得到、看得懂、能监督。
以上七条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方向”,是确保红十字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向发展、服务人民的根本保障纽卡斯尔坚决捍卫主场,欲打破不胜魔咒;“坚持服务大局,弘扬人道”和“坚持群众至上,固本强基”,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理想高线和工作主线纽卡斯尔坚决捍卫主场,欲打破不胜魔咒;“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和“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是指导我们破解红十字事业发展瓶颈的“动力阀”和“好方子”;“坚持依法治会,依法兴会”和“坚持公开透明,树立公信”,是推进浙江省红十字事业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七条原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饱含的炽热浓烈的人民情怀,进一步强化群团意识、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执行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一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报告饱含的炽热浓烈的人民情怀,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推进群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树立群团意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增强红十字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学习群众语言,掌握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提升红十字组织的执行力,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
要强化“六个意识”,突出红十字组织的群团特色。一是强化政治意识,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团结动员群众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功立业;二是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引领一方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责任,以“求实”为出发点、以“务实”为着力点、以“落实”为落脚点;三是强化服务意识,不断丰富服务形式,拓宽服务渠道,加大服务力度,增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强化主业意识,聚焦核心业务工作,打造品牌,扭住“龙头”,牵好“牛鼻子”,不“摊大饼”、不贪多求全;五是强化团队意识,“捏紧拳头”、积聚力量,塑造一流团队良好的品质风格和精神风貌;六是强化创新意识,勇于打破传统的、固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敢做善成。
要提高“三个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一是提高察民意的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群众工作方法,弄清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二是提高解民忧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基层组织的差异化实际、基层困难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拿出红十字会改革的具体举措,注重工作实效,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三是提高惠民生的能力。要自觉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式,适应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进一步增强服务的目的性。
要提升红十字组织的执行力,努力实现“四个新作为”。一是在服务破解新时代主要矛盾上有新作为,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求健康、求安全、求幸福的新需求,加快推进浙江省红十字事业发展,助推社会事业充分发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在参与社会治理上有新作为,要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上有新作为,要强化“三救”“三献”核心业务,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四是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上有新作为,要深耕学校主阵地,拓宽志愿服务主渠道,突出生命关爱领域主抓手,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
要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凸显的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红十字铁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报告凸显的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要求,切实加强党对红十字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切实做到“三个结合”,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红十字铁军。
要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推进红十字事业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结合起来。一是各级红十字会党组必须认真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党组书记必须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其纽卡斯尔坚决捍卫主场,欲打破不胜魔咒他党组成员要根据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党的建设工作。三是党员常务副会长、专职副会长要自觉扛起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是认真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双责”“双岗双责”,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业务工作,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推进红十字事业健康持续深入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谋划、一体实施,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要把尊崇党内法规与推进红十字会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结合起来。一是自觉遵守以宪法为核心的党内法规,把党内法规当作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的标杆,当作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力的指南。二是自觉坚持以党内法规引领和规范红十字会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三是自觉对照党内法规的新要求,加大业务制度“废、改、立”力度,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用人的长效机制;四是自觉强化制度执行,在织密扎紧制度笼子的同时,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防止制度执行中的“破窗效应”。
要把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与打好干部“上下管育爱”组合拳结合起来。一是注重提拔任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28条办法”和“六个严禁”成果,防止和纠正“四风”问题。三是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四是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五是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以上“三个结合”,有利于推进红十字会党的领导和建设“强”起来,有利于推进红十字会工作的纪律和规矩“硬”起来,有利于推进红十字会的干部队伍“纯”起来。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各级红十字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十字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弘扬人道,保护生命,维护尊严。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红十字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阔步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红十字人,一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适应新时代 树立新理念 实现新发展
上海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张浩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新的时代,红十字组织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适应新时代,树立新理念,实现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美好生活愿景作出自己的贡献。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顺应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并写入党章,这是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指引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
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表述,和红十字运动的宗旨即“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是相通的。可以说,红十字会的奋斗目标同党和国家的目标高度一致。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红十字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美好生活需要就包含了对“生命、健康、尊严”的人道需求。而红十字专兼职人员不多、组织基础不扎实、社会动员能力弱、配置资源少、环境氛围不够浓等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客观现状。可以说,红十字事业发展能力不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人道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所面对的重大挑战。
新时代,红十字事业前景光明、机遇难得。红十字人一定要深刻认清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等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走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作为红十字工作的着力点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其一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二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充分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就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而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顺应人民的人道需求,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目标,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为宗旨,切实做好“三救”“三献”等人道服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的要求,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治理结构,依靠并引导广大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红十字人道事业。
一是转变工作思路,让人民群众成为红十字运动的主角。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国际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来看,人民群众始终都是该人道运动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在150多年前的索尔弗利诺的战场上,是当地村民在亨利·杜南的号召下参与了志愿救助伤员的工作;在今天全球各地的190多个国家,是1亿多志愿者在武装冲突地区、灾害现场、学校社区等地,为人们提供各种人道援助。从这个角度来说,红十字运动是一项人民的运动。近年来,我们建立了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区域联盟,制订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志愿服务队实现自治管理。通过“千万人帮万家”“爱心行动·百姓救助”等项目,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人道工作搭建平台。结合群团改革要求,在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和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执委会及专业委员会人员组成中,提升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今年召开的上海市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基层一线代表比例均超过了60%。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项目招聘等方式,吸引专家学者、其他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红十字会工作。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做好红十字核心业务。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将群团改革的要求和红十字的宗旨相结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积极转变职能,精准施策,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三救”“三献”等各项红十字人道服务项目。这不仅是红十字会法赋予红十字会的职责,也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直接体现。
目前,仅上海市红十字会就设有20多个人道救助项目,各区红十字会也根据自身资源和困难群众的实际需要开设了多种人道项目。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更加关注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的落实,关注“一老一少”(失智失能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参与“红十字与一带一路同行”战略构想,关注“互联网+”等筹资渠道的拓展,关注红十字志愿服务和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等。力争到2020年,各区均建有标准化的救护培训基地,应急救护普及培训率在全市高一新生中达100%,在高校新生中达80%以上,常住人口普及培训数每年增长1%,历年累计覆盖率力争超过30%;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效库容量达到18万人份;器官捐献工作社会知晓率、民众接受度及潜在供者的转介率不断提升,实现率每年增长10%;注册红十字志愿者年增长5%以上,红十字志愿者骨干培训率、新注册红十字志愿者培训率均达80%以上,并培育一批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出色的志愿者领袖;红十字人道筹资渠道更多、救助覆盖面更广。
三是将服务重心下沉,将红十字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继续加强基层组织网络的覆盖面,以“博爱家园”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街镇红十字服务总站、居村红十字服务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使其成为服务社区困难群众的有效平台、联系红十字会员、志愿者的有效载体,打通红十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全市红十字服务总站达170个以上,各区拥有一个以上市级“博爱家园”。同时,积极专业社会组织的合作,探索总结推广红十字工作与社区“睦邻中心”“社区事务中心”的功能融合及社区“博爱驿站”的建设,把资源和力量下沉到宅基和社区睦邻点,将红十字工作向睦邻点延伸,深入推进红十字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和红十字文化宣传,将联系、宣传、服务群众从“最后一公里”推至“最后一米”,让红十字与人民群众心贴心、零距离,切实提升老百姓对社区红十字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以文化为引领,在广泛传播中彰显红十字文化的魅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同样也是红十字运动持久发展的精神动力。
今天,红十字运动已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认同程度最高的人道主义运动。它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对人类不存歧视的人道思想和所奉行的七项基本原则。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深深扎根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中,其中就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十字运动在中国1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更融入了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指出:“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因此,传播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红十字文化,用红十字文化引领红十字事业发展十分重要、意义非凡!
上海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是中国红十字会的诞生地。在这里,红十字文化有着100多年的深厚积淀,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和宝贵财富。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充分挖掘、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于传播红十字文化、弘扬红十字精神,推动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两年,上海已经做了几件在全国来说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如编印出版《红十字在上海》并拍摄制作成同名纪录片,摄制《淞沪抗战中的红十字》纪录片,成立上海红十字运动研究会,建成上海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等,对红十字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入挖掘。此外,通过建立普法传播师资、志愿宣讲等宣传传播队伍,开办“博爱讲坛”、红十字故事创作比赛、红十字青少年文化节和人道法辩论赛等活动,开通上海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开发“指尖上的红十字”微信小游戏,制作《红十字的历史与文化》系列动漫片,绘制《漫“话”红十字》漫画书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和传播红十字文化。
今天,红十字文化在上海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红十字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支持和参与。
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红十字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传播,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要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中大力传播红十字文化,推动红十字文化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楼宇,并力求将其转化为人们普遍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使红十字文化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引领之一。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争当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上海正根据中央要求,积极争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对于红十字工作来说,上海也不能例外。近年开展的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设立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在公共场所推广设立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建立红十字历史文化陈列馆,成立红十字运动研究会等许多工作,均为全国首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在上海调研时曾表示:“上海创造了一系列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作方法、措施,形成了一批可以推广的重要经验,各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15年7月,根据中央部署,全国总工会、上海和重庆两个直辖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群团改革试点工作。上海市红十字会被纳入本市第二批群团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两年来,全市12个区红十字会先后建立了党组,进一步提升了党组织对红十字会工作的有效覆盖;市、区红十字会通过换届改选,在执委会、理事会和代表大会代表中增加了基层组织、先进人物、会员、志愿者、捐赠者等基层一线代表的比例,增强了群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整设立“基层组织和青少年部”,将工作职能和重心将基层倾斜,这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省级红十字会设置面向基层组织的部门;红十字服务总站覆盖了63%的街镇红十字会,实现了基层组织的网络覆盖。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举措,增强了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实现了强基层、转方式、转职能、转作风,为红十字事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2017年5月8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正式施行。9月,上海在红十字会治理结构改革上第一个进行了探索实践:上海市嘉定区红十字会率先依法选举产生全国红十字会系统首个监事会,形成由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等构成的综合监督体系,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这是红十字会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推进红十字会组织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出席成立仪式,并要求嘉定区红十字会认真细致做好设立监事会的试点工作,发挥好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设立监事会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上海是国家确立的“一带一路”桥头堡,2017年10月,正式出台了《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提出6大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行动。上海市红十字会正根据总会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参加服务“一带一路”工作调研,加紧开展红十字救援队及其他志愿服务队建设、培训和演练,认真谋划红十字会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内容及方式,努力发挥好红十字组织的民间外交作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升红十字组织的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定要认清: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需要的不仅是信心和决心,更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的行动力。红十字事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正所谓“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遵循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积极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道需求,着眼“挖掘历史厚度、扩大群众广度、提升发展高度”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力争实现红十字事业的新发展,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和地位相匹配。
新时代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
山东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李全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红十字组织作为党和政府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洁建设。
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做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排头兵”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领袖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讲政治是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群团工作领域的具体开展。要切实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筑牢党同人民血肉相连的纽带。
中国红十字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重要成员。《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战略》明确指出各国国家红会是其本国公共当局在人道领域的辅助机构,中国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这是国际惯例。
各级红十字会作为群团组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红十字运动的政治原则,是中国红十字事业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红十字组织有别于其他国家红十字组织的根本特点,在这一原则问题上必须做到毫无例外、毫无疑问、毫不动摇。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讲政治是红十字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保证。回顾我国红十字事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红十字事业发展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讲政治、有信念,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是重要原因。正是因为讲政治,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红十字会系统才涌现出张宝、杨海燕、汪凯等一批批无私无畏、博爱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志愿者和专兼职工作者,才会成为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精神文明建设生力军、民间外交的重要渠道。
讲政治是红十字会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途径。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仍是我们党的长期任务,也是全体红十字人的共同任务。
各级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在新形势下要想真正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就必须切实增强讲政治、守纪律、守规矩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才能锤炼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红十字会要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服务民生建设为切入点,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红十字会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把各项红十字工作开展好。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红十字会自身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抓出一些政府支持、社会认同、群众关心的工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人道工作由保护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提升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工作始终服务群众。“三救”“三献”等红十字会核心业务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线”,是红十字会服务群众的“窗口”。我们要牢牢把握好、利用好这些桥梁和纽带,扎实开展好备灾救灾、社会救助、应急救护培训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人体)器官捐献、无偿献血等工作,为改善民生和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人的尊严不懈努力,切实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
帮扶始终为了群众。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红十字会要结合党委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部署,以目前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正在开展的养老服务、温暖送万家、“天使阳光”救助等人道服务项目为切入点,汇聚社会力量助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第一书记帮扶村的支持力度,开展对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关爱支持工作,努力改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贡献力量。
坚定不移地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践行者”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对红十字会而言,推进依法建会、依法治会、依法兴会,推动红十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举措和当务之急。
树立法治思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明确了红十字会的九项基本职责,既包括“开展救援、救灾的相关工作,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等传统职责,也包括“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等新职责。同时规定红十字会建立新的内部治理结构,增设了监事会,形成理事会、执委会和监事会权责分开、互相制约的治理结构。
红十字会法的颁布实施,是新形势下推动红十字会改革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于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人道工作领域的重要作用,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促进红十字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全体红十字人都要进一步树立法治思维,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法治原则,推进依法治会,使红十字会各项工作都在法制轨道内运行。
开展标准化建设。法的实施需要技术标准作为支撑。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能降低“风险”、促进“勤政”、支持“发展”。红十字会系统应进一步重视并开展制度建设工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建立健全有关制度,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在制度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应积极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一是用好原有的标准,按标准流程开展工作;二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红十字会系统创新的经验、技术、流程、方法,按标准的要求进行研制,经专家论证、相关部门认证后进行推广应用,努力上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逐步建立标准化运行体系。
对于红十字会而言,当务之急是把红十字会新拓展的“参与、推动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参与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工作”等具体内容、操作规程、工作程序等都纳入标准化建设之中,把这些“人命关天”的生命工程都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使之依法依规开展、慎重稳妥进行。
推进公开透明。红十字会法规定,“红十字会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规范信息发布,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透明是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的重要保证,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公开透明的重要手段。当前,网络、自媒体、新兴媒体的应用更加普及和广泛,随着红十字会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网民和社会大众对红十字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
红十字组织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各级红十字会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做到资金募集、财务管理、招标采购、分配使用等捐赠信息公开透明。此外,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全面、真实、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做勤政廉政的“恪守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此,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洁工作。
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凡事关红十字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都要通过党组会、执委会进行集体研究决策,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要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强化执纪问责。充分发挥单位纪检机构作用,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各级红十字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对红十字会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围绕“为何谈、与谁谈、怎么谈、谈什么”四个要素,广泛开展党风廉洁谈心谈话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提高谈心谈话质量和效果,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廉洁自律、群众评价和作风建设情况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通过生动案例和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真正做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加强社会监督。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各级红十字会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公众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的新特点,在强化内部监督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红十字会法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监督体系。通过邀请审计机构审计、吸收红十字志愿者全程参与人道救援救助行动等方式,利用网络、媒体等沟通渠道,主动接受法律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守住生命底线和道德底线,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坚定不移地打造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公信力强的红十字会。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只要全体红十字人戮力同心、不断奋进,就一定能凝聚起昂首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