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因为要备战即将到来球队阵容调整带来不确定因素,比赛结果扑朔迷离的巴黎奥运会,这个春节,郑思维和黄雅琼以及所有的国家队队员只有初一一天可以休假。简单的团圆饭,零点的倒计时一过,一觉睡醒后,就很快要返回基地,开始为期数月的最后集训。一如过去所有备赛期的集训一样,除球队阵容调整带来不确定因素,比赛结果扑朔迷离了常规的力量和体能之外,还会有一些特定安排,一方面以查缺补漏为主,教练组会将最近一段时期两人比赛中出现的失误和不足汇总,做专门的针对性讨论和练习球队阵容调整带来不确定因素,比赛结果扑朔迷离;另一方面,则是收集对手近期的比赛资料,做一些战术上的准备。通常一天里,有半天时间在场上打球,半天时间练体能,结束后再进行一些理论和技术的讨论。这样的节奏会随着奥运会的到来而调整,“一般最后一到两周,球队阵容调整带来不确定因素,比赛结果扑朔迷离我们的训练量会有所下调,这是为正式比赛做体能储备”。
采访和拍摄在农历新年前的某个周末,这或许是“雅思”组合进入特训后的最后一次对外行程。谈及即将到来的奥运会,相较于外界对他们的传奇之路所怀有的期待和忐忑,两人显得平静而坦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那些决心和力量,似乎不在言语中,而在内心深处。
刚刚结束的印尼大师赛,他们战胜了过去的劲敌,韩国的混双“金银”组合,同时拿下了他们在印尼大师赛第五个冠军奖杯。许多人说,他们熟悉的那个凌厉、聪敏、霸气的“雅思”组合回归了。但黄雅琼和郑思维却觉得,有时候输赢也只是一个过程,只要还有在那片14X6米大小的球场上,打出完美的、合二为一般的混双比赛的渴望,那么他们就从未真的离开。
从成团之初的惊艳世界,随之而来飓风般的征战,到悬而未决的缓停,围绕“雅思”组合的故事,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剧情片。又一次站上顶峰,登神之路就差最后一步,谁都好奇结局,而在集训之前再一次听他们各自分享搭档七年里的心路,我们会觉得,无论结局如何,他们俨然已经是一部无法复制的双人杰作。
很多年后,在父亲保存的一张旧照片中,郑思维回想起自己的一件童年往事:那是21世纪伊始,十多岁的自己,作为浙江省体校的优才生,前往韩国进行一次羽毛球交流比赛。照片的右侧,是刚刚结束心得交流正要离开教室的自己,而在他的身后,留着及肩短发、目光笃定的女孩,她正是日后和自己征战世界赛场的黄雅琼。
出生于浙江西部衢州的黄雅琼,与来自浙江东南部温州的郑思维,几乎是同一时期分别进入浙江省体校,作为国家队羽毛球重点培养对象,在杭州度过了他们相似的童年,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场景便是体院室内的羽毛球馆,羽毛球撞网的声音宛如呼吸,教练和前辈的训导和摸排,与所有国家运动员的成长一样,在一个只有运动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等待天赋的绽放。
提及最初进入羽毛球世界的时机,两人也不约而同给出相似的答案。他们的父母都是资深的羽毛球爱好者,各自发现了自己小孩那与生俱来的天赋,便决定送到家乡的俱乐部试一试。黄雅琼告诉我们,父亲曾说小时候的她,“看见羽毛球就走不动路了”。收到自己人生第一副球拍后,好像只要握着球拍,就能一直打下去,完全不累。进入俱乐部半年后,黄雅琼就告诉父亲,她要做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
无独有偶,郑思维也是在这一年,被父亲的羽毛球俱乐部教练相中,开启了自己职业运动员的萌芽期。那时候的他还在上小学,每天傍晚,父亲骑摩托车到学校,最后一堂课还没上完,就被载到训练场,几乎每一个和他训练过的人都无比肯定,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名厉害的球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两人终究没有辜负故乡的期待,几年后都被选入国家羽毛球队,成为重点培养对象,随后正式成为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黄雅琼一开始打女双,而郑思维则是男双,随后又在同一时间段,分别从主攻双打转为主攻混双。出道不到一年多,他们就很快各自打入到中国羽毛球混双的前二。
“我和雅琼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回忆起两人的第一场比赛,郑思维用了“一拍即合”来形容。2017年,中国羽毛球队进行人员调整,两人组合参加羽超联赛,并且以赛代练。这次改组,意外冲撞出让所有人都隐隐有所期待的效果。
黄雅琼和郑思维的快速磨合,仿佛像一个原本就藏在各自身体里的隐藏技能,随着封印解开,便一发不可收。两人只用了半年时间磨合,便几乎包揽了2018年全部羽毛球比赛的混双冠军。国家队的每个人都非常肯定这次调整,在张楠赵云蕾之后,中国羽毛球国家队又一次拥有了一对现象级的羽毛球混双组合。
然而对于当事人而言,黄雅琼和郑思维告诉我们,当时他们并没有完全被成绩蒙蔽。
“我和思维可能都很清楚,组合最初的大部分比赛,几乎都是靠我们个人实力赢下来的,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离自己心目中的最强组合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郑思维和黄雅琼并不热衷谈论荣誉,即使聊起他们最为球迷津津乐道的那段“战无不胜”的几年,两人似乎也更愿意谈论比赛时的细节:球路的控制,空间的进退,节奏是否可以再接近最精准。
“有时即使拿到分了,我也会记住那个球,当时如果可以给思维创造更好进攻机会之类的。”
类似的战术意识已经成为两人的习惯,比起结果,更多的是记住过程中的漏缺点,郑思维会觉得那段时间的比赛对他和黄雅琼是一种巨大成长,赢好像变成了一个过程,而怎么样打好比赛反倒变成结局。他们主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创造纪录,而是如何让一场比赛更加接近理想。
混双比赛,千钧一发的时刻太多,绝无可能随时随地都思行一致,如何打出一场完美的混双比赛,那种近乎完美的配合,是所有混双运动员的理想,但在梦想的践行中,合二为一的锐进也会带来风险。
“当你一直在赢时,所有人都不会认为你会输。”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郑思维如今回忆起东京奥运会前后,无论是自己的竞技状态,抑或外界的舆论压力,心境上与当时也有所变化。“外界的声音我们肯定也会听到,但现在不会受太多影响。我现在会觉得,出现一些问题并不是坏事,我和雅琼如果一直一帆风顺不出问题,其本身可能就是问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服装信息
成绩起伏的那段时间,黄雅琼第一次在郑思维面前落泪了,但很快她便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来我想那次如果思维顾忌我是女孩而不直接沟通,我们以后的沟通会更难。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只是为了要打出完美的比赛。”
赛场上的输赢只是一个瞬间,然而背后的原因可能很复杂。“混双其实比单打复杂的地方是,很多时候我们换一个新的打法,需要一个过程,以及两个人的配合,还有各自的身体状况,也不一定随时都保持在最佳状态。”
最初搭档组合那种快速磨合的默契,也很快让两人度过东京奥运会前后的低谷期,他们用非常理智的心态经历了失败,拆对,又重组。好比是一场演出的中场休息,观者需要喘息,演出者也一样。
2022年后,回归后的“雅思”组合,少了他们初登舞台的锐进,却多了一分大将心气。在谈到老对手韩国混双“金银”组合,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遇到强大的对手并非是一件坏事。
“这次印尼大师赛,我们拉平了和韩国第二混双‘金银’组合的历史战绩,发挥得比想象中好一些。”
郑思维语气平和地和我们说道,黄雅琼则补充道,这场比赛她打得很爽,半决赛的感受甚至好过决赛,“我因为伤病刚刚康复,加上历史战绩,我们很认真很认真地对待这场比赛,甚至可以说有些期待。‘金银’组合很擅长抓变速的空隙,而我和思维在攻守的配合上,完美地接住了对方并且打了回去”。
短暂分开又重组后,黄雅琼和郑思维会觉得他们比过去更懂得如何享受比赛,相较于从前,现在似乎更加坦然,失利不再那么让人觉得无法面对。有时候外界苛刻的批评,其实是因为缺乏了解,混双比赛的任何战术执行,牵涉的各种细节,只有赛场上的人最清楚。旁观者会寄予厚望,因为他们热爱,而当事人同时兼具梦想家的浪漫和执行者的理智。
“我们清楚我们还没有落幕,还会打出更精彩的比赛。”
“我们会把巴黎奥运会当做最后一次比赛来准备。”
提及马上要来的、备受期待的巴黎奥运会,郑思维和黄雅琼又像他们在2023年不止一次的采访中一样,说出这句“老生常谈”式的壮志。上一届的东京奥运会,因为疫情原因,所有比赛现场几乎没有观众,郑思维不无遗憾地告诉我们。
奥运会四年一次,而一个运动员的黄金巅峰期,有时也不过四年而已。对于“雅思”组合来说,奥运会除了那令人向往的至高荣誉之外,多少也带着一种珍重与惜别的时间意义。
郑思维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观看奥运会的经历。2008年,省体校的训练室,傍晚拉练结束,教练将所有少年们集合,大家坐在理论课教室的凳子上,面前的电视屏幕上,林丹正在挥拍。即使隔着电视,掌声和欢呼也显得那么真实,好像一种熟悉的呼唤,好像林丹正在自己眼前。当时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在那个赛场上,感受着全世界的目光和期待。六年后,19岁的郑思维作为国家羽毛球队陪练,第一次随队来到巴西圣保罗,在中国国家队集训营,与当时的主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陪练。
“每一个经过我的运动员,无论是不是我熟悉的项目,他们都是全世界最顶尖的选手,那种兴奋感我现在都很难忘。”
与郑思维一样,黄雅琼也是2008年第一次真正关注了奥运会。当时看完女双比赛的她,也憧憬着那样的赛场。
“那个赛场上的一切都好像有更特别的意义,球网,球场,还有你背后代表的一切,那种情感很澎湃,当然作为羽毛球运动员,要进入奥运会,首先要拿到世锦赛,我几乎是带着要进入奥运会的决心,去征战那些年的世锦赛的。”
四年时间,意味着很多场很多场没日没夜的训练赛,以及世界羽联的超级系列赛球队阵容调整带来不确定因素,比赛结果扑朔迷离;意味着青春的一个阶段倏然而逝,而新生活的面貌又随之开启;意味着一个若有似无的极限,以及突破极限之后,很多个不确定的未来。黄雅琼和我们说,上一次奥运会妹妹才刚升初中,眼下,已经要中考了,两人还未一起旅行过,巴黎奥运会结束后,她希望带着妹妹出去玩儿一次。而郑思维则说这一年每次和孩子视频,都会发现他的变化,那种时间的痕迹若有似无,又那么明显。有一天,视讯接通后,儿子在镜头那边忽然举起了羽毛球拍,郑思维说,那一刻,惊喜之余,仿佛也看到了一些自己人生之后的可能。
这是所有运动员都不可回避的命运,天才们相聚顶峰,感受体育竞技所带来的极致的兴奋与愉悦,随后则不可避免面临选择。这一年,时不时地,“雅思”组合的两位成员也会思考这个问题。
真的会是最后一届奥运会吗?又似乎有那么一丝悬而未决。但至少不可能离开羽毛球,郑思维向我们说起他喜欢的印尼羽毛球运动员纳西尔,在这位传奇女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后期,因为身体状况,导致比赛的攻守、速度都无法再现巅峰期的水平,但依靠丰富的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卓越的头脑,即使巅峰不再,成绩依然维持在世界前列。诚然,运动是一种天赋和体能的极限,但郑思维这些年会觉得,比起运动本身,思考运动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而黄雅琼则回忆起初入国家队时的前辈,赵芸蕾,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被芸蕾极富个人风格的训练方式所影响着,正是有了前辈卓越的体育竞技精神的激励,自己才得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假以时日,也希望自己可以影响到更多年轻的后辈。
所谓顶峰聚会,留下的除却荣誉和传奇,还有传承与希望。许多人翘首以待“雅思”组合的巴黎传奇终局,而对于他们而言,或许传奇远不止于此。
摄影 黎晓亮、王嘉裕(ASTUDIO)
造型 Sherry
采访、撰文 细补、小秦、FUFU
服装编辑 Steven
美术 mengjin(ASTUDIO)
摄影助理 张浅初、吕伟康(ASTUDIO)
妆发 杨紫惠、译文
服装助理 阿拉塔、Nicole
编辑 FUFU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